【榜样力量】致敬,杨士莪院士!扎根黑土地,倾情水声科研,奉献教学事业

发布者:李微发布时间:2022-09-13浏览次数:10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光荣入选。

70多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杨士莪奉调哈军工任教,此后便扎根黑土地,倾情于祖国的水声科研和教学事业,殚精竭虑、初衷不改。他作为中国水声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8日,在哈工程水声学院,这位耄耋老人精神矍铄、笑意盈盈地向记者们讲述起钻研水声科学、培育水声人才的70载奋斗历程。

杨士莪院士向记者们讲述教书育人的故事(见习记者周姿杉/摄)

  他编著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

  上世纪50年代,水声学科在国内属于空白,军事需求迫切,国家决定选派四人到苏联进修,杨士莪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进修期间,杨士莪发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有个奇怪的现象: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这两个研究室的门对外是紧紧关闭的。这给他的内心以强烈的冲击——在国防技术关键领域,始终都要自力更生。怀着一腔报国之情,学成归来,重返哈军工讲台后的杨士莪,刻苦钻研,拓宽原有声呐专业领域,编著了《水下噪声学》等一批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同时,他参与培养了第一批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别开生面地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

 

1963年《水声原理》

  从教的70多年里,他把水声学作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带领学生加强基础研究,全力攻坚关键技术,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士莪(左)在实验室指导博士研究生

1970年,中国开展了第一颗洲际导弹的研制,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领导完成了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不但为中国首次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成功做出贡献,也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提供了经验,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21世纪,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这一项目的研制。

20世纪70年代末,杨士莪参研的深水救生艇定位系统

20世纪80年代末,杨士莪在重力式水洞实验室的工作照

19944月,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近百科研人员的勘测三号实验三号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的杨士莪企盼已久,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也是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1994年南海考察远航归来,考察队员与前来迎接的同志们合影。杨士莪(左四)、杨德森(左二,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仁和(左六,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与队员们把飘着油污的水烧开了喝

  杨士莪一生心系祖国、情牵大海。他对师生们感慨道:海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拥有广泛的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炎黄子孙都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承担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

1959年,正当韶华的杨士莪作为中方副队长参加了中苏联合南海考察,看着水碧沙明、富饶美丽的南海如处子般沉睡,他深深忧虑:何时我们能凭自己的力量来这里考察开发?直到35年后,杨士莪终于等到了这一天——1994年春,广东湛江港,两艘考察船载着全国十几家水声科研单位近百人组成的考察队驶离了码头。

  考察筹备期间,杨士莪作为技术组长,频繁奔波于北京、广州、湛江等地考察调研,亲自起草编写了《南海重点海域水声综合考察论证报告》《实验大纲》《实施计划》等重要文件。从琼州海峡到南沙群岛,考察队的航迹深入南中国海。深海区域作业时,赤道附近的太阳几乎垂直挂在头上,甲板高温近70。水声科学家们冒着高温,抱着一百多斤的线轴在电缆里钻来钻去,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杨士莪身先士卒,和大家一起忍受着高温酷热、缺少淡水、没有蔬菜的艰难时刻。在长时间海上试验、淡水告罄的情况下,他与队员们把压载水仓飘着油污的水烧开了喝。

  这次考察是我国第一次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考察,也是建国以来我国水声工作者首次独立出航考察。在杨士莪主持下,考察不仅掌握了南海典型海域的水声环境特点及主要参数规律,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更培养锻炼了水声事业接班人。对这次远航,当时担任指挥助理的杨德森感慨不已: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不能忘。南海资源太丰富了,这么大的海疆过去没有好好关心利用,太可惜。

20024月,杨士莪在海试

大连海试中的杨士莪(右一)

2008年,杨士莪(左二)在海试中与研究生们在一起

20025月,杨士莪(左)指挥南海联合海上实验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杨士莪的带领下,哈工程杨德森率团队在国内开辟矢量传感器技术这一水声科研新领域,使声呐的探测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中国成为继俄、美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矢量传感器技术的国家。随后,杨士莪将科研目光投向了新的发展方向——矢量传感器成阵技术,还在国内首开地声勘测的研究先河。

  他默默地把海洋情结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声人才培养基地和专家库,从哈工程走出的人才占据水声科研界的大半壁江山,中国工程院水声领域的4位院士、水声行业70%以上的高级专家、6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出自这里。为此,杨士莪投入了毕生精力。

  杨士莪经常对青年学生说:海洋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关注它、利用它、保护它是当务之急。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在大学生的形势政策课中常年设置《蓝色国土》专题,要求每一个学生牢记:中国的领土是12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300万蓝色海洋国土需要爱护、守护、保护。

70载初心不改,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个讲台,杨士莪把深厚的海洋情结默默传递给走进校园的每一名学生,传递给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们。直到现在,耄耋之年的杨士莪仍然担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课程教学工作。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讲第一门专业课《声与振动基础》的绪论已经成了传统。他讲课时语速较慢,声如洪钟,思路清晰,而且是一站到底

85岁的杨士莪给学生上课的情景

2007年,杨士莪(中)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留影

  在接受采访的30分钟里,杨士莪院士始终站着与大家交流,目光平和,声音洪亮。学生一会儿给他倒水,一会儿劝他坐下,都被他拒绝了。

  今年92岁的杨士莪依旧在给研究生上课、改作业;时常不厌其烦地推演着几页纸的科学公式;时常不听劝阻亲临海上实验现场;时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抓紧时间看书……

他的学生说,杨院士有大海一样的品格,心里始终装着那片海洋,倾尽全力,为此耕耘。

  对于杨士莪的众多弟子来说,他不仅是自己学业上的导师,也是人生的导师,院士身上总透着一股绵延不绝的干劲和与时俱进的年轻心态。

  只要是他牵头或主持的科研项目,他几乎会参加所有海试,亲自到船上的每个实验站位去看,连贴身的勤务兵都跟不上他。他叮嘱教师和学生:在科研上头玩不了花招,只有你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干成的东西才能是实实在在的。

他总是勉励年轻人,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要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需求最大化地同频共振。

  采访中,阳光透过窗子,打在杨院士的身上。在这个暖意容容的下午,从这位耄耋老人的讲述中,记者体味到了他身上从未黯淡过的理想色彩和投身强国事业的义无反顾。他把自己深深嵌入国家成长的年轮,对祖国的爱永恒而卓远,朴素又有力量。

  (除署名外图片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提供)


Baidu
sogou